马牙槎工艺
1/6
马牙槎工艺
2/6
腰梁加固+门洞口现浇柱子加固过程
3/6
腰梁加固+门洞口现浇柱子加固完成
4/6
门洞口现浇柱子加固
5/6
超长墙体中间马牙槎柱子加固
6/6
为什么选择升级工艺?
-
安全加倍
- 腰梁+构造柱形成“隐形框架”,抗震抗裂性能远超普通砌墙;
-
寿命更长
- 现浇混凝土门柱解决传统过梁下垂问题,门洞十年不变形;
-
细节控必选
- 马牙槎工艺是国标《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》(GB50924)推荐做法,专业施工才敢承诺。
核心加固技术
-
腰梁加固
- 砌墙高度超过4米时,于墙体中部(或门窗洞口上方)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(高度≥15cm),分散荷载,防止墙体横向开裂。
- 植筋与原结构连接,腰梁配筋≥2Φ10,混凝土强度C20以上;
- 浇筑前需支模,确保水平度,养护7天后再继续砌筑上部墙体。
-
门洞口现浇构造柱
- 传统过梁仅支撑顶部荷载,而现浇门柱(与墙体同厚)可整体加固门洞,避免门洞两侧开裂、门扇卡顿。
- 门洞两侧预埋竖向钢筋(Φ10-12),与地梁、过梁焊接成整体;
- 支模现浇混凝土,振捣密实,拆模后养护≥5天。
-
马牙槎工艺
- 新旧墙交接处采用“锯齿状”马牙槎砌筑(进退60mm,高度≤300mm),增加接触面,配合拉结筋,抗震性提升50%。
- 先退后进,槎口内预留Φ6拉结筋(间距≤500mm);
- 马牙槎边缘需用水泥砂浆填实,避免空鼓。
-
顶部斜砌 + 柔性连接:释放应力防开裂
- 墙体顶部预留20cm空间,采用45°斜砌红砖(或填充发泡胶),避免楼板变形挤压墙体;
- 轻质砖墙体与梁/柱交接处,需粘贴耐碱网格布,再抹灰缓冲应力。